close

S3R1top.jpg

新賽季總有新鮮事,
G1組實際參賽剩下不到五位,最終G1/2合併起跑,但分數照順序算下來!難道G2組只能撿菜尾

雨天機會大幅增加,成為以前的三倍機會,結果開場澳洲馬上來個雨戰!愛玩喔~老車手面對菜鳥新秀,真能大殺四方?還是強龍力壓地頭蛇,虎落平陽被犬欺?



以下是 前三名車的賽後訪問


1  PitCrew     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
恭喜開賽掄元!PC這次兩停成功,怎麼超過Han
的呢?還有新的賽季,有什麼對老手與新手要說的?

這是一場很不錯的比賽,能在起跑時上升一個位置是這場勝利的主要關鍵,輕油載的策略一開始就擬定好了,讓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都能照著自己預定的節奏來跑,加上澳洲的Pit Lane比較短,讓兩停的優勢更為明顯。

本賽季的第一場比賽可以說是一場漂亮的比賽,我原本預期因為下雨可能在起跑後第一圈就會有碰撞的意外發生,不過大家都能準確的地點煞車,不只是駕駛的技巧都提昇了,心理素質也是很棒的 !且在雨中比賽的難度更高,相信這會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賽季。

在這邊特別給新手一個對於賽車遊戲的不二法則,也是Han跟我提到過的一點,Racing Line的選擇非常的重要,這應該是速度比較落後的車手所先學習的一環,但我想也有可能是仍有多數鍵盤使用的玩家,在路線修正的細微度仍不及搖桿或方向盤,這應該是遊戲裝置上先天的劣勢,但人有鍵盤使用者能做出相當的成績,所以不斷練習是必要的。仔細觀察板上的前段班,可以發現大家在入彎前幾乎都把路面用盡,入彎時騎上路沿石的程度也不可太深,這裡主要是牽涉到能控制轉向的細微程度,當然跟入彎時的速度控制也是有關係,基本上在中低油載的情況下,每個彎的煞車點幾乎是固定的,只要每圈能準確的在彎角前的煞車點煞車,降檔,入彎,到開始給油門出彎,都能從容的完成,每圈的單圈成績一定能控制的非常精準,不過我想上述的要領大家都知道,最後還是要藉由不斷的練習才能進步與體會。

PS. 在練習時偷看別人尾速與煞車點及行車線與每個Sector的時間關聯性相當重要。

 

2  Han          Super Aguri F1 Team
PC摸掉了,不然就能上演帽子戲法。成為前G1組唯二的老兵,會不會對前面是台"灰車"(McLaren)
有點不習慣?

這一場是我的背水一站,贊助商出走,老闆撤資投入了另一個聯盟,造成沒有多餘資金使用二號車手來協助我,我只能跑多少算多少,至於對於灰車會不會不習慣,我也不曉得,我記得好像灰車都是時有時無,似乎紅隊有著車隊詛咒吧? 待過的人都會馬上離隊? 純屬個人猜測

我只能希望下一場也能跑,超級亞久里快變成歷史名詞了

 

3  corncorn     SM Ferrari
開局似乎不順利,但也爬上第三!似乎是雨神眷顧呀!怎麼
out perform掉前隊友呢?有沒有差點擦槍走火?

這場的確開局不太順利,一起跑就連掉了好幾位,加上跟在前車後面視線非常不良,導致一開場便陷入了苦戰,所幸有利用前車的幾次失誤稍微上升位置。

但不幸在第三圈的14彎前,與我前東家BMW車隊的車手TheJustGooD發生碰撞的意外,損失了前鼻翼,只好提前進站維修,再出發已是從吊車尾的位置回到賽道上。

此時趁著前方的空檔,雖然重油但仍努力的衝刺,希望仍有機會奪得機分。

之後並與TonyATTATheJustGooD以及RonDennis三位車手有不少的追逐與近身肉搏,好在最後靠著二停優勢換來較好的輪胎狀況,上升了位置;在最後一圈時,遇到了一些慢車,最後衝線時竟然以1秒之差超越了前隊友,是怎麼上頒獎台的~我也搞不清楚@@

總之,在澳洲辛苦的雨戰已經結束,雖然過程不是那麼的順利,但結果已讓我相當滿意。


一級方程式的世界,本來就常有許多不可預料的狀況,只能盡量的要求自己發揮出賽車的極限,跑出應有的速度,希望下站移到亞洲的雪邦賽道,可以有不錯的成績。


 

[賽季] McLaren賽後新聞稿 Australia Albert Park

第三屆開幕站澳洲在大家的期待下順利的展開,這也是今年G1&G2不分組同場競技的比賽,本屆賽事我們將以已經在本隊一個賽季的RonDennis加上前G1組法拉利車隊的PitCrew作為正式車手,而測試車手的部份,簽下前威廉士車隊的車手JPMontoya來當任,期許能為麥拉倫車隊再創佳績。

RonDennis:
很高興能繼續為McLaren效力,延攬G1組PitCrew的作法證實是對的,當拿到首站冠軍後。
一起跑車隊策略奏效,但因為我的一停計畫,使得車身過重,T1時就出現失誤,中間歷經波折,一度差點回PIT喝咖啡,不過很高興最後有幫車隊拿到積分,未來還要麻煩隊友的支持與訓練。

PitCrew:
本賽季加入麥拉倫車隊,很不錯的是能很快的適應新車,期待能與這支F1賽車場上的勁旅有不錯的搭配。過去兩屆比賽我在這裡都只能達第二名的成績,澳洲是我一直很想贏的一個賽道。
比賽前就已經決定我要使用兩停的策略,希望能藉由較輕的油量在起跑以及單圈時間上有不錯的表現,在排位賽時Han還是非常的快,如果不能在起跑後馬上超越,我想接下來的比賽一定會因為視線不良的問題產生困擾。兩台麥拉輪賽車起跑很棒,加上我的輕油載馬上能搶到第一,在第一次停靠時已經拉出不少時間,讓我出Pit時只落後當時第二名的Glanosy大約2秒,靠著輕油量的優勢,第二次停站前已經拉出30秒以上的時間,能在加入新車隊後第一次比賽就能獲得冠軍很不錯,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週末。

車隊方面表示:「第一站澳洲站因為下雨的關係可能還不太能看出其他車隊的速度,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目前我們的賽車很強悍,很顯然今年也具有足夠的競爭力。」


[賽季] 寶馬新聞稿-Austrila Albert Park

車隊發言人:
steven227在正賽開始前還是找不到雨天設定,不管在排位還是決賽的速度都做不出來,在第16圈發生縮缸,我們對此表示遺憾,並會再加強引擎耐用度,更期望下場馬來西亞GP那週二的大樂透特別號能開出個位數是0-5的數字。

TheJustGood有個很漂亮的起跑,可惜他的參賽經驗不足,發生了很多不該發生的失誤,並造成corncorn的追撞,我們對corncorn感到抱歉,並恭喜他最終能站上頒獎台。對於初次參賽的TheJustGood,在第三圈戰車懸掛平衡跑掉的情況下還能完賽拿下第六拿到積分,我們很開心並加緊腳步準備下一站的到來。

 我們寶馬有著競爭力很強的戰車與兩位優秀的車手,這只是開幕站而已,相信我們的實力會越來越強的。

以下網址是我自己整理的賽事報導跟一些經典鏡頭圖片
http://www2.nkfust.edu.tw/~u9414040/S3R1-TheJustGooD.rar

 

[賽季] Toyota賽後新聞稿 Australia Albert Park

本季是Panasonic Toyota Racing第一個完整參加的賽季,本季大致維持相同陣容,只是andytwmvp退為測試車手,kevin則晉升1號車手,駕駛11號車,而從Williams轉隊而來的TonyATTA,則駕駛12號車。

在賽季開始前,TonyATTA曾宣稱要進行駕駛控制改造(鍵盤→方向盤),但似乎缺少測試,導致成績更糟糕,最後只好在賽前練習換回鍵盤,希望有穩定表現,而kevin則不善於調整設定,TonyATTA自行調整一組超軟懸吊設定後,在開賽前一小時,給與車隊共享。

賽前練習時,TonyATTA認為此組設定有極度的Understeer,與前幾天20%比賽時,所調整的中性轉向差異太大,但是那組設定已經丟失,只好從乾地設定重新調整,但進入排位後,硬的設定相當的滑,無法做出Flying Lap,只好換回超軟設定跑出跟kevin相當的時間。

開賽之後,取得不錯的起跑,但第一彎車手都跑得相當保守,直到左右的高速S彎,TonyATTA認為自己在設定上沒有把握,讓穩紮穩打的kevin先過,於是在外線慢了下來,沒想到與後方的FantasyNova發生了碰撞,之後車隊就指示TonyATTA進行斷後並掩護kevin,但TonyATTA在設定沒有很熟稔的狀況下,狀況頻頻。

kevin則穩穩的在前面跑,提早煞車,遵循設定手冊上的"剎車點+25"規則,車隊希望能安穩拿下分數。而TonyATTA則在後面與FantasyNova奮戰,還稍為阻擋了一開始進站修理的corncorn,事後證明,車隊要求的掩護只達成了一半。

最終,kevin在安全開回起跑線的條件下,開回了第七的兩分積分,但是TonyATTA則在輪胎磨耗完後,便放棄追擊第八的FantasyNova。

Better than none, 至少我們有一個取分的開局,但也必須自我鞭策,因為目前是積分差的隊伍,車隊將針對40%的賽制,進行穩定度與比賽策略的綜合測試!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們!


Race Day Australia Albert Park

GRAB_000.jpg GRAB_001.jpg GRAB_002.jpg GRAB_003.jpg GRAB_004.jpg GRAB_006.jpg GRAB_007.jpg GRAB_008.jpg GRAB_009.jpg GRAB_010.jpg GRAB_011.jpg GRAB_012.jpg GRAB_013.jpg GRAB_014.jpg GRAB_015.jpg GRAB_016.jpg

 



 

最後是本站的精采鏡頭,特別感謝SA錄製!

 


PTT2_F1C_S3 Round 1 Australian GP from SuperAguri on Vimeo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1Fans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